由機器人組成的樂隊“墨甲”
機器人“玉衡”模擬真人氣息吹奏竹笛
清華團隊打造的全球首支中國風機器人樂隊:墨甲,融合了:智能交互技術、雕塑藝術、音樂藝術以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從姿態(tài)優(yōu)雅的機器人形象到古色古香的舞臺設計,都蘊含著豐富的中國風元素。
中國的機器人藝術尚處于起步階段,《墨甲幻音》這一機器人舞臺劇,首次將機器人演奏、中國民族器樂、多媒體舞臺戲劇等技術與文化元素結合在一起。不僅在價值層面實現(xiàn)了中國風格原創(chuàng),還在技術層面取得了人工智能、機器人、音樂科技、造型藝術的突破性進展,展現(xiàn)了科技與人文、藝術之間看似對立、實則交融的親密關系。
演出現(xiàn)場照片
“墨甲”項目技術細節(jié),圖片來源:胡天?。ā澳住表椖考夹g指導)
中國機器人藝術的全新嘗試
機器人“開陽”機器人“玉衡”和機器人“瑤光”,三位極具特色的機器人“樂師”的名字來源于北斗七星中的三顆星,分別演奏排鼓、竹笛、箜篌三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民族樂器。通過打擊、吹奏、撥弦三種不同的演奏技法,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獨具特色的試聽演出。
名字來源于北斗七星中的三顆星
竹笛機器人 “玉衡”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p>
墨甲機器人“玉衡”以清雅的笛聲傳遞著如詩的中國山水和悠悠的古韻情懷。
箜篌機器人“瑤光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p>
李憑《箜篌引》的這段描述令人神往,如今在墨甲機器人“瑤光”手中得以重現(xiàn)。
排鼓機器人“開陽”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p>
鼓,是古代戰(zhàn)場上提振士氣的利器,也是君臣宴飲的伴奏助興之物。墨甲機器人“開陽”展現(xiàn)了中國人的豪邁氣魄和大國風范。
演出現(xiàn)場
“墨甲”機器人“樂師”衣袂飄飄,各具風姿。伴隨著彈奏而出的悠揚曲調,荷花、竹林、小鹿等動態(tài)形象紛紛呈現(xiàn)眼前。他們演奏的樂曲全部是原創(chuàng)音樂,也都是由作曲家根據機器人演奏的特點為樂隊量身打造的。
小結:人工智能不僅僅是在互聯(lián)網,制造業(yè)等應用面廣,在數字娛樂方面也有很好的應用空間,比如這種智能機器人樂隊的成立也將帶來新的娛樂方式,人們看演出不光是看真人演出,還可以選擇看機器人的獨家演出,在未來演出市場融入新的技術是一個大趨勢。
本文由傾城視界整理網絡內容發(fā)布。我們主要承接演出活動策劃執(zhí)行,企業(yè)宣傳片制作等服務。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beism.cn/news/4331.html全部評論
關注我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