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三级,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l

登錄享有權益
積分獎勵計劃
下載視頻源片
工具免費體驗
視頻制作工具
視頻工具
音頻制作工具
音頻工具
圖片設計工具
圖片工具
視頻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專屬功能
邀請認證

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專訪薛明丨四十分鐘掰一碗饃,讓我看到紀錄片攝影師的堅守

2020-05-18 15:42 發(fā)布

幕后 | 互動問答

他是活躍在中國紀錄片一線的資深“老兵”。從2005年至今,在長達15年的時光中,他用鏡頭紀錄中國人面對高考時的彷徨與期望、關注時代巨變下人性與家庭的故事,展現(xiàn)家庭遭遇巨大苦難后的彌合與重生,演繹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大美和傳承,用詩意的方式拍攝敏感而非凡的女性。


在他看來,很多時候一部紀錄片所考驗的,不單是攝影師專業(yè)技能的高低,而是勇氣、道德、責任、取舍等各種因素的判斷,這是每一個紀錄片從業(yè)者都應該去思考的地方。

▲于卓/攝

薛明,紀錄電影職業(yè)攝影師。陜西人,自幼習畫,畢業(yè)于藝術院校。專職從事紀錄片攝影工作15年,先后擔任了十多位導演的30多部紀錄片的攝影創(chuàng)作,作品累計入圍世界各大電影節(jié)(展)60余次,獲獎25次。代表作:《搖搖晃晃的人間》《紡織城》《中國門》《傳承第1季》等?


古都西安,湘子廟旁。夏日午后,泡饃館外的梧桐樹下,一張被斑駁陽光點綴的充滿愜意的桌子旁,近日剛從外地匆匆趕回家中的薛明老師,此刻正坐在我的對面,一臉認真的掰著泡饃。我們的采訪,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徐徐展開。

Part 1 作品與合作

Q:薛明老師,您好。聽說您一直在外地拍攝,可以和我們談談您近幾年正在拍攝的新片和已經(jīng)完成的作品嗎?

A:好的。從《搖搖晃晃的人間》上映后至今,這三年當中我先后拍攝了《大河唱》和《愛過》這兩部長片。前者于近期剛剛上映,后者已經(jīng)完成前期拍攝,正在剪輯中。最近正在拍攝的是楊荔鈉導演的《少女與馬》,是一部關于少女成長題材的紀錄電影,講述了六位青春洋溢的少女騎手和她們的馬伙伴的故事。

▲《愛過》劇照 薛明/攝


Q:《大河唱》我也是近期剛在影院看完,很喜歡,也希望可以盡快看到您的其他新作。作為一名職業(yè)攝影師,在面對不同導演的不同題材時,您是如何來做出選擇?是堅持自己的影像風格,還是會根據(jù)每一位導演的不同要求來做出相應的改變?

A:眾所周知,紀錄電影的拍攝周期少則一年,多則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作為攝影師,接片子是最讓我頭疼的事。很多朋友找我拍片,有的周期短,有的周期長,而且拍攝周期都不是很確定,隨時在變,比較分散,這也是紀錄電影拍攝的特性。

一旦接了一部片子,我希望的是能從頭到尾的參與,包括后期調色環(huán)節(jié)。這樣,影像的質量能有所保證,風格也好統(tǒng)一。如果有人再找我拍下一部片子時,我一定會按照先后順序優(yōu)先保證前一部片子的順利拍攝。當遇到檔期重合時,只能謝絕后者。

▲《亮的塵》劇照 薛明/攝

所以說,對于長片的拍攝,一年最多接1-2部。另外,與導演合作時,我是比較看重人,看一個團隊里人的氣場是否相同。緣分是否相投,以及彼此間的尊重和信任,這些都是我選擇合作的前提,題材會排在第二。

和不同的導演合作,首先要與他溝通,明確他的想法和要求。在每一個拍攝現(xiàn)場,空余時間,我喜歡和導演聊聊天,在他和拍攝對象溝通時我就在旁邊聽著。聽的多了,聊的多了,自然就明白導演想要什么了。當然,每天晚上我和導演以及組里所有人都會堅持看素材,這一點很重要。

大家看著拍回來的素材,好與不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現(xiàn)場商議解決方案。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更清晰的知道導演的意圖和想法。這樣一來,當一部片子進入到第二階段拍攝時,我就能很清楚的知道導演想要的感覺是什么,也就能從影像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導演參考。

▲《搖搖晃晃的人間》劇照 薛明/攝

作為一名職業(yè)的攝影師,在拍攝現(xiàn)場要有選擇性的拍攝,熟練操作攝影機,把導演想要的內容用視聽語言呈現(xiàn)出來,這是一種職責。當然,作為攝影師是有很多機會和不同的導演去合作的。你若用心把每一位導演身上的優(yōu)點都學到了,那你的進步一定是飛速的。


Part 2 拍攝與創(chuàng)作

Q:在拍攝現(xiàn)場,您是如何來決定什么時候拍什么時候不拍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紀錄片是非虛構的,很多事件和對話稍不留神就轉瞬即逝,有的導演是希望一直拍,不停機,后期剪輯就有余地,您是怎么看的?

A:首先,我不這樣認為,量的積累不一定能達到質的飛躍。攝影藝術需要的是思考和想象,當你沒有任何想法、思路不清晰時,拍的再多也只會給后期剪輯帶來麻煩。

我每天的素材量平均是1.5個小時,如果這一天人物對話比較多的時候會拍到2-3個小時的素材。我的工作習慣是在現(xiàn)場多看多聽,當你看不見聽不到的時候,你怎么能知道你拍的是什么?你若在現(xiàn)場能用心去觀察,那么很多事的發(fā)生你就一定會提前預知。

▲《中國門》劇照拼圖 薛明/攝

如果在片場你總是急急忙忙的拍個不停,我相信你的精力和體力一定會全部消耗在機器的操控上。當你長期處于疲憊狀態(tài)工作時,你的大腦反應一定會滯后,這時談何觀察和思考?你拍的再多也只是一個量的增加,不會有質的提高,這樣的話剪輯師會瘋掉的。


Q:您說的有道理。那我很好奇您在拍攝現(xiàn)場的工作狀態(tài)。打個比方,就我們倆現(xiàn)在聊天的這個場景,您會怎么來拍?

A:有意思,你這是要我即興創(chuàng)作嗎?好。此刻的這個氣氛特別有地域特色,在城墻下的湘子廟古街老字號泡饃館門口的梧桐樹下,我們享受著陽光的沐浴,手掰著黃豆大小的饃粒,聊的是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話題。

那么此刻只有一個機位,沒有錄音師,這個時候聊天的內容是重要的,所以我選擇了在我倆側面中間的位置來拍攝,用搖攝的方式可以保證聲音的連續(xù)性。當我們一個話題聊完,閑聊其它不重要的話題時,我會迅速換一支50mm鏡頭來拍攝我們倆手里正在掰的饃粒,你看我掰的多小,看你掰的多大。吃泡饃要“講究”,廚師看你掰這么大一定不會認真給你煮的。哈哈。

▲看到薛明老師手掰的饃粒,讓我看到了他做一件事認真的態(tài)度。

好了,拍完了這些細節(jié)如果我們繼續(xù)還聊紀錄片的話題,那么我會換一個角度,用一顆35mm鏡頭在你的背后過肩拍我說話。因為經(jīng)過剛才側面的拍攝,我發(fā)現(xiàn)你說的少,主要是我在說,所以我選擇了站在你的背后帶著關系拍我,這樣還可以帶到我身后的老街這個空間。這時要用大光圈,控制好景深,突出主體。

等我倆的話題聊的差不多了,我會退后用25mm鏡頭的小光圈拍一個遠景,帶著城墻、老街以及這一排排梧桐樹。你看,我們桌面上的這些光影晃動得多漂亮,還有樹葉在搖擺時透過縫隙看到的陽光、以及這些嫩綠的葉子,多么符合我現(xiàn)在的心情。這些我都會在非重要談話時抽空去拍特寫。

我還會從桌面上晃動的樹影搖到我碗里正在掰的饃饃,這兩個餅掰成黃豆大小的饃粒至少得花40多分鐘。那么我和你今天的聊天內容是我花了15年拍片經(jīng)驗的積累,這和掰饃一樣是需要堅持的。這樣你給剪輯師提供的是經(jīng)過感受和思考拍到的素材,我想如果是一個有心的剪輯師,一定會感受到我們此刻聊天的氛圍和心情的。

說到這了,紀錄片的拍攝,既要有紀實、敘事段落的抓拍能力,還要有情緒、意向空鏡的表述,這些空鏡一定是為了延展人物情緒和營造氛圍來服務的。要讓空鏡不空,有所指向。

▲《搖搖晃晃的人間》劇照 薛明/攝


Part 3 手持攝影

Q:那您是用三角架呢還是手持拍攝?

A:我會用獨腳架和手持結合著來拍。

Q:我也聽說您很喜歡手持攝影?手持有什么好處?不累嗎?

A:其實我早期拍攝時很喜歡腳架,從《中國門》之后,就喜歡上了手持。我發(fā)現(xiàn)手持拍出來的畫面有生命力,拍攝時也很靈活,尤其是換機位時比較快。當然,手持一定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種晃動。

▲《愛過》工作照 吳科/攝

我打個比喻,在一個室內的紀實場景中,如果用腳架拍攝,我就感覺有人在后面按住我的雙肩,我的人和機器是分離的。只有把攝影機實實在在抱在懷里時才能享受到“人機合一”的快感與自由。

這只是我的感覺而已,當然也要看什么題材、什么風格的影片了。不是所有的題材都適合手持攝影,至少目前我接觸到的一些題材,像青春、社會、家庭類的,我都覺得手持攝影是最好的選擇。

腳架只有在拍攝空鏡時才會偶爾用到,只要是有人活動的場景,我大部分時候都會選擇手持和獨腳架來配合拍攝。即使是用長焦鏡頭的200mm端,我很多時候也是手持來拍,還要手動跟焦。

▲《少女與馬》工作照 孫楊/攝

比如說最近正在拍攝的《少女與馬》,女孩們騎馬轉圈。那個速度如此之快,你用三腳架是沒有辦法實現(xiàn)360度環(huán)形跟拍的。另外她們都比較好動,手持攝影才能拍出青春的活力。

我敢自信地說,我拍的素材中很多人是分辨不出來我是手持的還是用腳架的。當然,手持攝影對于攝影師的體力和臂力是有要求的,包括你開機后的呼吸節(jié)奏,兩只腳的站位,手持機器的姿勢等等。這其中是有很多技巧和方法需要掌握,是要訓練的。


Part 4 紀錄電影與院線

Q:近幾年似乎涌現(xiàn)出很多部紀錄片,有一些也走向了大銀幕。不像早期大家了解紀錄片的渠道只有國外的一些電影節(jié)和音像店的盜版DVD,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和趨勢的?

A:紀錄片走向大銀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兒了。否則我們拍完片子放在硬盤里自娛自樂,那有何意義?

回想起我們十多年前把片子拍出來刻成DVD,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找個酒吧,用投影放給一小部分文藝圈的人看?;蛘呤峭ㄟ^參加國外的一些電影節(jié),讓大家知道你拍了一個片子。但在國內大家仍然看不到你的片子,有時我們創(chuàng)作者之間,也會通過互贈各自的作品(DVD光盤)來相互認識,現(xiàn)在想想也是挺有意思的事。

▲《紡織城》劇照 薛明/攝

現(xiàn)在好多了,國內與紀錄片相關的電影節(jié)、提案會都很多,大家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展示自己的作品,甚至是有一些資本和商業(yè)的介入來讓片子走向電影院與觀眾見面。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當一部影片走向大銀幕時,它面對的是花了真金白銀買票來看的觀眾,不再是以前的文藝青年,觀眾這時面對的是一塊巨大的銀幕,而不再是以前的電腦、電視和投影。所以這些對于創(chuàng)作者來說,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Q:為什么這么說?

A:第一,當影片的聲、畫被放大到銀幕和專業(yè)的5.1聲場時,這也就意味著對于電影工業(yè)的制作水準有了更高的要求??墒?目前上映的紀錄片中有幾部在制作的技術水準上可以達到影院級別?在影像上、視聽上不但沒有給片子加分,反而是被放大到銀幕上之后,聲畫的很多缺陷和瑕疵反倒更容易被發(fā)覺,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影體驗,這就為影片減了分。

▲《愛過》工作照吳科 /攝

第二,近十年內,是有六十多部紀錄片走向影院,與觀眾見面。但從市場角度來看,是不理想的,票房就更不用說了。這就要求我們創(chuàng)作者反思了,既然你片子的定位是院線,那么受眾一定是觀眾。什么樣的觀眾都會有,不敢說讓百分百的觀眾喜歡,但至少你影片所指向的大部分觀眾喜歡看什么,這90分鐘的故事如何來講,作為創(chuàng)作者我們得清楚,一定不能自娛自樂,這樣才對得起出品方和花錢買票而來的觀眾。否則就老老實實的創(chuàng)作,別的渠道(電影節(jié)、影展、網(wǎng)絡)也是可以嘗試的,不一定非要通過商業(yè)公映的方式與大眾見面。

▲《紡織城》劇照 薛明/攝

第三,大部分觀眾花錢買票坐在銀幕前看電影,是有訴求的,不管是故事的講述、還是視聽的享受都希望得到滿足,因為票價不差上下。所以說,紀錄電影走向院線是需要經(jīng)受市場和觀眾考驗的,走向大銀幕很容易,走下大銀幕更容易。



Q:那么對于院線紀錄電影,您在攝影器材的選擇上是如何考慮的?有什么好的建議?

A:既然定位是院線,那么在器材的選擇上一定不能低。在適合紀錄片的拍攝器材中,我一定會優(yōu)先考慮能記錄4K RAW格式的攝影機,同時推薦盡量使用電影鏡頭或高品質的相機定焦鏡頭。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后期調色階段,在畫面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時的空間更大。同時在每天回看素材時,如果能有條件盡量用投影看,實在沒條件的至少用60寸以上的大電視來看。很多畫面,只有放大了才能看出問題,看出感覺來。

與此同時,在一個階段拍攝結束后,應該盡快地做好聲畫對位工作、素材的備份和場記的整理。并挑選一些素材粗剪小樣,去和調色師溝通攝影機參數(shù)的設置是否合理。

▲好的習慣從做助理時就要養(yǎng)成 薛明/攝

因為RAW格式對于大部分紀錄片從業(yè)者來說還是模糊的,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去探索,前后期的工作流程要盡早的“走上”一遍,包括硬盤陣列的選擇、素材的命名和管理、代理文件的回套、攝影機極限感光度極限測試、多機型多格式之間參數(shù)的匹配問題等等,這些都需要每一個部門的負責人最終確認出一個適合的參數(shù),再由攝影師去執(zhí)行,一定不能馬虎。

▲鏡頭解析度測試中薛明/攝

因為這是一部電影,而不再是我們以前拍攝的DV短片,要有電影工業(yè)的技術指標,這就要求攝影師為此多操一份心了。


Part 5 團隊建設

Q:您剛才說到了建議用電影鏡頭,我覺得這不可能實現(xiàn)。電影鏡頭不是還要配跟焦員嗎?要來回換鏡頭嗎?您不覺得大三元變焦鏡頭更方便嗎?

A:所以說,我需要一名得力的攝影助理。對于一名職業(yè)的紀錄片攝影師來說,手動跟焦點這是必備的技能,不管是相機的定焦鏡頭還是電影鏡頭,都得熟練的掌握每一顆鏡頭的跟焦行程。

▲做攝影助理,先從跟焦練習學起 吳科/攝

其實,電影鏡頭的焦點比起那些大三元的變焦鏡頭要好跟得多,很多人對于這一塊是個誤區(qū)。當然,在電影鏡頭的選擇上你要找到適合紀錄片的鏡頭,我覺得蔡司的CP.3和適馬的電影頭都是性價比很好的選擇,這兩款鏡頭都有大家常用的EF卡口,另外就是輕巧。

那么為什么要選擇電影鏡頭而不是“大三元”變焦鏡頭?關于電影鏡頭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這一點很多人都了解。但有一點我想說,就是電影鏡頭的解析度是可以達到4k指標的,還有就是它的畸變控制、大光孔、無極光圈、“呼吸效應”、“焦外成像”等等都是“大三元”鏡頭所無法替代的。

至于換鏡頭時會不會影響到人物的情緒和對話的完整性,這一點我覺得是有技巧的。第一,什么時候換鏡頭,這個節(jié)點作為攝影師你得把握得很精準,你不能在關鍵對話和情緒點上去換鏡頭、換機位,這要找到“氣口”,在一層意思說完或不重要的對話進行時再換。因為有錄音師,所以你不用擔心聲音不完整。

▲十秒鐘換一顆電影鏡頭 臧妮/攝

第二,換一顆電影鏡頭的速度我會控制在10秒以內,這樣你就需要一名得力的、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助理;第三,我會讓助理把電影鏡頭背在內開式的雙肩包里,一些常用的焦段(25mm/35mm)會放在攝影馬甲的兜里,這樣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走哪兒都提個器材箱,我說攝影師要做到“人機合一”,那么助理也同樣要做到“人鏡合一”。


Q:這樣看來的確是需要一名得力的攝影助理,您對助理會有什么要求?經(jīng)常換嗎?

A:是的,我的攝影助理絕對不是扛三角架的人,其實我也很少用三腳架,也用不著他扛。哈哈,開個玩笑。我的助理都是經(jīng)過一年以上專業(yè)訓練的,這種訓練包括了器材如何保養(yǎng)、攝影機參數(shù)的設置、焦點的練習、快速換鏡頭的標準動作、無聲交流的手勢與暗號等等。我一般會讓助理完整地跟完一個項目。

▲每月一次的專業(yè)技能交流 吳科/攝

當然,我?guī)н^的每一個助理都是喜歡紀錄片的,有夢想的、想做攝影師的人。在片場,助理除了幫我換鏡頭,還要幫我盯著身后發(fā)生的一切事,他會選擇性地提醒我,是我的第三只眼睛。有時他還會幫我掌副機,幫大家拍點工作照之類的,不是誰都可以替代的。

Q:還有暗號?聽著挺好玩的。

A:是啊,在片場我不能大喊大叫啊。為了不影響錄音師的工作和拍攝對象的注意力,我與助理在拍攝現(xiàn)場,都是通過對眼神看手勢來確定換哪一支鏡頭。


Q:那您一定有很多個助理了吧,在拍攝之余你們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A:是的,十多個人,在西安目前就有7個人。我們是師徒關系,他們都是正兒八經(jīng)舉行過拜師儀式的。只要有拍攝,根據(jù)每個人的分工和角色的不同,他們各自會得到相應的勞務報酬。一定不是免費的,要讓他們明白各自的的價值所在,這樣大家會有個奔頭。

拍攝之余,每個月都有集中學習、技能培訓的時間。我會布置作業(yè),他們會帶著自己拍回來的素材,我逐一點評。有時還會組織拉片、技術測試,看一些藝術展、影展等游學活動。

▲拉片學習中 薛明/攝

人多了,就像一個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一樣。在平時的拍攝中,他們難免會有一些摩擦和誤會。作為師傅,我就得組織一些聚會和飯局,化解掉大家之間的內部矛盾,對于一些不好的作風和習氣該說的就得說。師父不好當!

之所以這么做,一是通過教別人,使我自己對于知識的積累會不斷地增加,促使我不要停止學習;二是早晚有一天會因為“攝影師的職業(yè)病”導致體能下降,萬一拍不動了,那么這時你就得有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接班人。


Part 6 生活與夢想

Q:您很有遠見。傳統(tǒng)的師徒關系在當今社會的確面臨著考驗,但您做出了改變和調整,這種方式很人性化,值得借鑒。那您平時寫作嗎?平時的生活中有哪些業(yè)余愛好,您覺得這些對于拍片子有幫助嗎?

A:很少寫作了,不過我有寫手記的習慣,堅持很多年了。每拍一部片子,每天和導演看回放時的聊天內容,討論的一些創(chuàng)作思路和想法,遇到的難題以及解決方案等等,我都會寫在拍攝日志里。去年我給“42時”紀錄片班上課時,就把我的這些拍攝手記翻了一遍,整理出了一個三百多頁的PPT,圖文并貌,當時學生都驚呆了。

不拍片的時候我回到家喜歡喝茶、看書和養(yǎng)花,另外就是逛集市(菜市場和古玩市場),這樣的生活比較接地氣。逛集市的時候,你若用心觀察,能揣摩出不同商家和買家的心理,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好玩的事兒,還有他們討價還價的過程等等。這些都有助于觀察力的培養(yǎng),增加你對生活的感知和感受。


Q:這么多年來您一直堅持在拍紀錄片,有沒有想過拍劇情片,或者自己做導演拍一部紀錄片?

A:拍紀錄片多好玩的,在拍別人的同時,對于你的生活閱歷也是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社會題材、家庭題材的影片。

▲《十年·吾兒勿忘》劇照 薛明 /攝

之所以一直堅持拍紀錄片,是因為紀錄片的小團隊人少“事”少,大家都很簡單。另外就是我喜歡即興創(chuàng)作,抓拍的這個過程我很享受,當抓拍到導演想要的畫面時我就很有成就感。

劇情片我?guī)缀鯖]有拍過,但是我去過幾個大劇組探班,那種工作氛圍和方式我不喜歡。在和很多紀錄片導演合作的時候,我們除了拍片,還會聊創(chuàng)作、聊生活,有時導演還組織大家拉片學習、美食體驗、健身計劃……這是一份多么美妙的工作啊,何樂而不為呢?

▲拍紀錄片對我來說,既是工作也是生活 楊植淳/攝

導演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當所有人都想著去做導演的時候,你若能認清自己的長處,干你擅長的、喜歡的職業(yè)那才是你的福氣。就攝影這一件事你若能把它干好,拍出幾部大家叫好的作品來,這不就是你的價值體現(xiàn)嗎?

至少現(xiàn)在我還是喜歡紀錄片,喜歡抱著攝影機的感覺。也許十幾年后我干不動了,遇到自己特別有把握的題材時,我會選擇做導演,但一定還是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薛明攝影作品簡介:


《搖搖晃晃的人間》/2016年/88min

該片是以女詩人余秀華為主角的紀錄片,于2017年7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它記錄了有中國艾米麗·迪金森之稱的女詩人余秀華的生活,講述了來自湖北省鐘祥市橫店村的詩人余秀華成名之后,為掙脫束縛重獲自由,與無愛丈夫離婚的故事。

《紡織城》/2018年/95min

建立于1954年,位于西安東郊的“紡織城”如今面臨整體拆除改造。作品通過對兩個紡織工人家庭長達六年的紀錄,深入觀察他們面對巨大物質變化的同時,所經(jīng)歷的精神和情感沖擊。

新舊觀念在這里碰撞,他們平凡的個體命運,讓我們有機會審視在中國社會的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人們情感生活的幽深波瀾。這關于生老病死,也關于一種生活方式的記憶。我們將其視為一種象征,也許是對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總體歷程的一種回眸。



《中國門》/2012年/72min

本片講述了關于高考的“中國式奮斗”的故事,從甘肅會寧、北京、上海三處拍攝,試圖以三段不同背景下關于教育的故事,組成一幅當代教育現(xiàn)象集中呈現(xiàn)的現(xiàn)實圖景,體現(xiàn)了鄉(xiāng)村孩子艱苦學習的環(huán)境。

《十年·吾兒勿忘》/2018年/4集×30min

十年前的大地震,讓數(shù)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不得不改變既定航線。廢墟之上,“失獨重生”的人們,有向前走的堅強樂觀,也有回頭看的悲情柔軟。這些震后新生的孩子,并非災難的親歷者,卻又不得不成為歷史的旁觀者和見證者。

他們擁有鮮活獨立的生命,卻被父母潛意識里視為已故姊兄的輪回。裹挾著傷痛與希望的家庭,在記憶與成長中,向前,向上。《十年·吾兒勿忘》以系列短片四則講述幾個家庭的重生故事。

文章授權轉載自丨長安時者

作者丨長安時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長安時者 文|長安時者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tEpjLTHSJsrtWK75nrdF9g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beism.cn/news/6402.html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

全部評論

為影視制作從業(yè)者提供專業(yè)攝影攝像資訊、干貨、經(jīng)驗教程分享。
推薦文章 更多+
拍片計算器-拍片估價

關注我們

牛片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牛片網(wǎng)官方QQ群
分享給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浑源县| 饶河县| 化隆| 无锡市| 日喀则市| 博白县| 九江市| 巢湖市| 姚安县| 洞头县| 鱼台县| 孝感市| 平陆县| 玉环县| 阿克苏市| 同江市| 图木舒克市| 仲巴县| 伊川县| 永丰县| 邓州市| 罗平县| 邹平县| 崇文区| 黑龙江省| 博野县| 滦南县| 利川市| 元朗区| 霍城县| 石屏县| 内丘县| 唐山市| 康马县| 汶川县| 漳浦县| 聊城市| 依安县| 丹寨县| 石阡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