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技術是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好,但現在的影視制作流程似乎變得越來越呈現多元化,環(huán)節(jié)銜接原來越紛繁混亂了。
為什么會這么說呢?其實,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劇組的基本結構,特別是攝影部門的人員架構就已經十分合理,并一直到今天都穩(wěn)定不變了。但到了2020年,為什么幾乎每部電影的制作,都會遭遇各種流程上的問題呢?各種影視新技術的產生,到底是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效率,還是讓制作變得更復雜的技術過剩?
今天這篇文章來自公眾號Oh4K翻譯的RED SHARK文章,作者Phil Rhodes敏銳的洞察到了這個問題,并梳理了數字化時代影視制作面臨的流程困境,以及建立標準流程的方向與障礙。
數字化讓影視制作變得更復雜了?
如果讓時間回到1965年,你會發(fā)現關于影視制作的一切都已經趨于穩(wěn)定。攝影師拍攝負片,經過沖洗,不斷觀看修改,制作成一份剪輯拷貝,之后,再將負片按照剪輯拷貝來剪輯,經過色彩校正,負片轉正,最后統(tǒng)一發(fā)行。
曾經每一部在大熒幕上映的電影,都是按照這樣的流程完成的。相當多的中小制作影片也做到了這一點。
后來,在電視剛剛興起的年代,人們確實會在鏡頭的選擇、底片的尺寸、濾鏡的使用,甚至偶爾靈光乍現的沖洗技術上做出一些改變,但實質是保持不變的。
到了現在,數字帶給了我們更多的選擇,但也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
膠片攝影機時代,唯一知道這個鏡頭構圖是否合適、焦點控制是否合理的人,只有站在攝像器后的攝影師。
眼花繚亂的控制界面
數字化后,突然之間你就需要一個監(jiān)視器,又接著需要鏈接監(jiān)視器的主線纜、信號輸入線纜、支架,讓所有在片場的人都能有自己的看法。同時,你還要顧及“監(jiān)視器顏色是否標準”,“不同數字攝影器材輸出的視頻畫面色彩是否標準”;另外,你還需要添加一路高質量的視頻信號輸出,再用上一些Luts,校正一下畫面的顏色,隨后還要界定不同Lut的適用范圍、解決現場色彩校準問題、提供片場調色的流程等等。這樣,各種錯綜復雜的問題就出現了,這還僅僅是關于片場監(jiān)看系統(tǒng)的。
除此之外,還有物料傳輸、備份、編碼格式處理、代理生成,以及后期流程的色彩管理、時間碼核對、與音頻部門的對接問題,還有全新的無線遠程控制燈光,無線跟焦監(jiān)看系統(tǒng),專業(yè)的手持設備——我們甚至還沒討論最熱門的HDR技術。
自由選擇or統(tǒng)一標準?
那么在如此多技術、設備、標準的情況下,我們有一個相對典型的工作流程嗎?
或許有的:比如我們會在各種型號的Alexa上使用ArriRaw拍攝,在達芬奇軟件中制作特定的Lut,放在諸如索尼的PVM-A170監(jiān)視器上進行現場監(jiān)看,再用Silverstack數據管理軟件在MacBook上進行數據導出、備份。
然后使用DNxHD或ProRes代理文件在Avid中剪輯,做長期項目時會把素材保存在LTO數據磁帶上,并用巴可DP2K電影投影儀搭配達芬奇軟件進行成片的調色。最終,用同一項工程,生成一版用于網絡視頻傳輸的版本,以及一版展示在各大電影院的正式版本。
但是,這其中幾乎所有步驟都依賴著信息技術,導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存在大量的可變性。同時,你還會在后期部門的工作間里,看到大得可怕的中央存儲系統(tǒng)——但它又是必須存在的,想要將如此多制作方法產生的物料,最終輸出成一個結果,它就需要龐大的計算量。
嗯,目前來說,大家都覺得這種自由選擇的感覺很好。
最初,調色僅僅是由三個數字組成的一組參數完成的
然而每當有新的設備上市,又會提供幾個新的選擇,隨后工作流程發(fā)生改變,最終我們前文描述的典型流程,也會變得不穩(wěn)定。特別是現場調色、物料與代理傳遞以及交付環(huán)節(jié)。
拿攝影部門來說,數字技術的產生本身可以節(jié)約資金,但現在卻往往導致攝影部門成為耗費資金最多的部門之一,這也與各種新鮮設備的產生與使用有關系。
這就是為什么現代數字電影攝影機越做越復雜,看起來就像《星際迷航》里的Borg——一個插著很多線纜的小方盒,更別提隱藏在DIT帳篷里嗡嗡作響的大型服務器了。
標準流程與制作規(guī)范如何建立?
新鮮的功能固然好,但是越來越復雜的流程,特別是不同設備帶來的流程變動就沒那么有趣了。畢竟,高效的工業(yè)化生產,依賴標準和流程的建立。而這種可變性帶來了更多額外的開銷與更多出錯的概率,而且?guī)缀趺恳粓鰬蛑埃夹枰獙η昂笃诘闹谱魅藛T進行流程的重新溝通與培訓。
我們的工作可以被規(guī)范化,甚至標準化嗎?Panavision公司似乎認為這是可以實現的。該公司在今年的Cine Gear展會上談到了“從拍攝到后期的完全生態(tài)系統(tǒng)”。試圖創(chuàng)造出一個讓全部環(huán)節(jié)工作流都統(tǒng)一的設想。
雖然這一切本來就該標準化的,但大家都知道這并不現實,現在技術層面上還有太多的不統(tǒng)一。好的情況是,目前很多開發(fā)新技術的人員已經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在逐步遵循規(guī)則,希望建立統(tǒng)一的流程標準。
努力建立自己標準的廠商們
另一方面,我們要意識到。建立標準流程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來自技術層面,而是各種不純的商業(yè)動機造成的。
現代攝影技術中最令人討厭的復雜部分,包括編解碼、色彩空間和亮度編碼,這些都是造成不兼容、浪費時間和造成巨大開銷的問題所在。
回過頭來想,僅僅從技術層面來說,我們真的需要那么多的選擇嗎?即使是最基礎的編解碼器,也有那么多的選擇,從ProRes再到各種H.264的衍生編碼,再到數量多得嚇人的各種專有Raw格式,所有這些都能夠滿足高端故事片的需求。
而對于如此多互相不兼容格式的需求,更多的是建立在商業(yè)目的上,而非技術需要。
希望這種混亂的局勢可以盡快平息下來。在二十世紀早期,膠片的寬度標準也比我們現在使用的要多得多,但現在,它們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也許現在的某些電影制作技術,以及使用它們的某些方法,也會隨著事物的成熟而消失。我們至少已經向數字電影和電視制作邁進了20年,現在來看,我們的制作是在朝著高效簡潔和標準化的方向發(fā)展的,未來可期。
推開數字色彩之門
7月7日【中國攝影師社群】第18期大師直播課中,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副教授朱云峰為大家?guī)砹耍骸稊底忠曨l的色彩》的精彩講解。
課程中,朱老師不僅對數字色彩成因及技術構成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分析,同時針對現階段拍攝中,不同主機廠的不同機型的色彩特點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同時,朱云峰老師針對實際拍攝的圖像處理問題,也向大家分享了幾款不錯的處理軟件,以及針對實際操作的具體案例解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HOMEBOYColorTraining 1 來源/影視工業(yè)網(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LKDis4gZfZnYSJcHa24sQ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beism.cn/news/7665.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