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電影《1917》是導演薩姆·門德斯用技術復刻了一次戰(zhàn)場之旅,全片采用“跟隨式長鏡頭”,拼接成2個小時的一鏡到底。鏡頭代替了觀眾的眼睛和身體,邀請每一位觀者參與到這場逆戰(zhàn)。
由于在攝影上的突破,《1917》在2020年獲得了92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那么,該片除了“一鏡到底”的技術噱頭之外,從專業(yè)攝影的角度,比如:燈光和技術控制方面,又能解析出哪些技術點供我們學習呢?
訪談嘉賓:張錫貴 (中國著名攝影師)
代表作品:《卡拉是條狗》《東京審判》《回家過年》《危情少女》《劉天華》《北京,你早》
張錫貴老師在講授課程
張錫貴老師拍攝作品,以影片用光嚴謹著稱;
他是業(yè)內(nèi)傳說中的第六代導演第一御用攝影師,由于受腰傷所困,近些年逐漸減少了拍攝,但在攝影師專業(yè)教育上又大放異彩。
近幾年,錫貴老師無論在“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的《攝影技能強化班》(江湖傳稱“大師班”)及影視工業(yè)網(wǎng)【中國攝影師社群】線上課程。都被冠以:0差評,如假包換的絕對干貨課程!
關于“青年攝影人的技能提升”—
用攝影師的專業(yè)角度去拉片
現(xiàn)在,無論是在大師班的線下課程,還是在線上直播課程時,錫貴老師都能收到很多同學的提問,他們主要關心:要如何實現(xiàn)自己攝影師的“技能層次提升”。
針對這樣的提問,老師總結回復到:
首先,特別高興地是能看到同學們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作熱情;但同時,也看到了很多同學在基礎和創(chuàng)作思維意識上的差距。比如看到很多同學的作品從畫面構圖,到用光都存在著基礎錯誤。
初入門的年輕攝影師,一是要敢于去拍,去練手;
錫貴老師覺得任何行業(yè)都有一個“1萬小時”定律:想做攝影師,花 4 年打燈,是初入門道,6 年略微精進,8 年才是真正精進。
在不斷練習的同時,還要多看經(jīng)典名片。
看大師的作品的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級的燈光審美和建立正確的用光思維模式,通過對名師名作的多次數(shù),多角度的拉片分析,讓自己下意識的養(yǎng)成正確的“攝影用燈”的思維方式,真正可以體會出大師的打燈思維模式及其創(chuàng)造性;那時,你的專業(yè)自信就自然建立起來了。
那么,作為一個青年攝影師,要如何從“攝影師”角度進行專業(yè)拉片呢?張錫貴老師,以《1917》為例進行了具體分析:
一、注意“燈光變化”分析
攝影機的發(fā)明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真實地還原現(xiàn)實。
攝影機本身并不是一個表現(xiàn)工具,所有的膠片技術,包括現(xiàn)在的數(shù)字攝影機,目標并不是為了給你們制造一個藝術工具,它在制造的時候一定是要讓這臺機器盡可能把真的東西像你眼睛看到的一樣復原,制造攝影機唯一的目的一直是這個。而且一直朝這個終極目標發(fā)展。
在 70年代中期,電影燈光終于回歸了攝影機的本體屬性--“真實”。在庫布里克的燈光變革同時,其實還有好幾位藝術家也在嘗試這種真實光效。
而,時間到了2020年,因為《1917》用的是新的數(shù)字攝影機,它的寬容度即“動態(tài)范圍”特別寬,能夠接近實現(xiàn)眼睛的那種感覺了,加上現(xiàn)代電腦能夠實現(xiàn)復雜的后期調(diào)光,實際上開拍前羅杰.狄金斯必定做了很多技術上的極限試驗。
羅杰 . 狄金斯
張錫貴老師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1917》的用光,他在拉片前把整部片子的素材做了2個技術處理:
1 把整個片子做了一個提亮的版本,為了看清暗部的光。
2在重點畫面中間加了個灰十字,這個十字的亮度是128 ,也就是 PS 最中間的“中灰”位置。
這樣,就能更便于我們知道哪部分在中灰以下,哪部分在中灰以上,以及皮膚與中灰的對比位置。這個很重要,皮膚的亮度、景物的亮度,放在哪個亮度層是決定氣氛的。
分析重點:注意燈光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場景:躲進法國女人家
主角躲到一個法國女人家里去了。沒掀簾子的時候,能看見屋子里的火苗的光。
那是兩個光源,上面一個大的,下面一個小的,兩個亮點。但他一掀開簾子,就是一個火爐子了。那火塘中的火就是用電腦畫的。但掀簾之前,透過簾子看到的火是真實燈光,沒畫那么細,下邊有亮點子。
如果看的是 8K 版本,可以看到他眼珠子里有火苗的反光。也是兩個點,上頭一個大的,下頭一個小的。你就知道跟真的火苗是不一樣的。
分析:《1917》好在哪兒呢?以前拍蠟燭光的時候,是拍一種假定性,我們知道是蠟燭光的環(huán)境,但是并不追求真實生活中的蠟燭光的絕對亮度感覺。真實生活中的煤油燈的光特別暗,暗部說藍不藍的,暗得眼發(fā)暈。
而《1917》追求的是一種「絕對亮度」,所以這需要在標準影院看。這場戲攝影機繞著人物轉了一圈,機器擋影的時候(機器處于光源與人臉之間時),用電腦做了一下,所以看不到機器的影子,而臉部亮度基本一致,攝影機要從光源與被攝體之間穿過去,那個地方是不好處理的。
蠟燭光控制臉部明暗非常精準,但會變,有時候亮一點,有時候暗一點。亮度分層放的位置非常準確。
人臉暗部看上去像是沒有做補光,暗部所接受的光完全是來自真實的位置——墻面。這個光源的猜測不好往前倒推,因為攝影機背后的墻上也可能打了微弱的光,大面積的補光,而不是點光源補光。
現(xiàn)在國內(nèi)拍夜戲,有時候燭光打得人臉很亮,或者人臉上的逆光跟蠟燭光的火苗一樣的亮,那大關系就是有問題。這就是要有繪畫功底,在一個蠟燭光環(huán)境里,蠟燭的火光永遠是最亮的,而且要與人臉有相當大的亮度差。
這場戲基本沒有影子的問題。
什么是影子問題?
用1975 年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獎的電影《火燒摩天樓》舉例來說,那個時代只知道給上面壓個黑影,別滿堂通亮,這就是這部電影的唯一的一個打光技巧。
燈光打出來,不會去顧及墻上那個吊燈的影子,也不會去處理映在人身上的影子,這樣的燈光,是現(xiàn)在的“新聞光”處理方式,這樣的燈光處理,在1975年拿了奧斯卡獎,而現(xiàn)在就絕對不可能了。
那么,我們回到《1917》。
畫面中,攝影機右移,蠟燭光源出畫后人臉逐漸提亮,人臉提亮有可能是開光孔,也有可能是加大火光。在這個環(huán)境下,如果暗部光全部來自主光燈的墻面反射光(暗部沒有補光),那么開大光孔和把主光提亮的效果是一樣的,因為主光與輔助光的關系沒發(fā)生變化,那么反差還保持一樣,把燈提亮與開光孔是一樣的。
如果暗部有底子光,他提亮主燈,反差就會加大,就是這么個概念。這是要做很多試驗的。
無論是開大光孔還是提亮主光,暗部也跟著提亮,而背景變亮也許會變得不舒服。這種情況,現(xiàn)在電腦都能解決,可以加 mask,通過改變曲線的形狀,把背景保持不太變化。但是讓臉亮起來,這個處理就可以由電腦來處理完成。所以這部片子在以前膠片時代是根本不可想像的,無法完成。
這場戲里還有一個火爐,前期拍攝時火爐中的火是用燈打出來的,后期把它摳掉了,畫成了火苗。
放真火能拍成這樣嗎?拍不成,即使火都爆掉了,人臉也到不了可供拍攝的亮度。所以這里面是有手腳的。好在哪兒呢?這火一定要放在最亮處,亮度分層要分對位置。所有景物的最亮點都不能超過那個火,而且要給予以相當?shù)牧炼炔?,關系得對。
還有一個地方是喂完奶,要走了。
從椅子往外出門,迎面走的時候,攝影機左側墻壁下方原本有個汽燈,燈在人臉上應該有個硬光,現(xiàn)場應該是把汽燈擋住了,或者壓暗了,因為臉上不能有硬影子,結果臉的暗部是很暗的,只有墻壁返回來的光。
把硬光擋住了,底子光如果不夠,那么在墻上打一個特別勻的大面積的弱光。這是很容易做到的。
二、注意對影片中攝影機“調(diào)度”的分析
一部電影中的攝影機的調(diào)度必然將面對空間中的人物、空間與空間關系、以及人與空間關系緊緊地結合起來。對于攝影機“調(diào)度”的設計能力,也是衡量一個攝影師水平的關鍵指標。
場景:軍官帳篷
這是帳篷里攝影機的走位調(diào)度,攝影機是一個直線運動。
在帳篷這一個空間里,指揮官先在入口第一張桌子的位置說臺詞,然后主角倆人,繞過柱子走到第二張桌子的位置,跟指揮官看地圖,攝像機在指揮官背身拍,打了兩臺燈,后面一臺燈給逆光,標準的主光+逆光,這是一種典型的套路光。
然后倆人走到左上角的位置去拿補給,要點在,倆人走開的時候,要給底子光,燈也隨之移動了。
我們可以看到,暗部沒有明顯的補光的痕跡。主光很明顯,暗部的光全像自然反光,當然我們知道他背身那墻上,也剛才上圖入口旁邊有一臺燈,補給物品位置也有一臺燈。
這場戲燈的設計,是一種理想方式,就是主光在前邊,后邊勾個逆光,這是一個典型的套路光,但是羅杰的設置使逆光看起來很舒服。而且,羅杰的設計是非常完美的,從前期到后期考慮得特別周到。
三、注重影片中用光的“數(shù)據(jù)分析”
關鍵詞:曲線:30-110 128-165
這根是松下S1H的709曲線,不是羅杰·迪金斯的lut曲線。但我們可以拿它來分析這個亮度差多少。因為這根曲線比較接近標準的曲線。
假如它有 16 檔的寬容度,下面的幾檔寬容度,其實都是噪點區(qū)域。羅杰計算得非常好,暗部應該提升多少,不出現(xiàn)噪點。暗部是平緩的那部分,都是噪點區(qū),越緩噪點越重,所以他要經(jīng)過測試,提亮多少,才能不把噪點提出來。用 1200 感光度,還是 1600 感光度,他這個一定要測試好,所以羅杰·迪金斯是一個非常職業(yè)非常精通技術的技術專家,而且非常嚴謹,方方面面控制得特別精細。
我們通過位置的亮度差,能算出實際檔位來。
觀察同樣2人人臉亮度的差,我們看前面啊,一個是在 30~110,是 3.6 檔,我們再看這個呢是 128~165,只有 1.2 檔。
如果大家有拍攝經(jīng)驗,就會知道如果里面的人臉曝光合適了,靠近外面的人的面部就會過曝,所以這個畫面中一定配合了很多后期處理,這個畫面最突出的感覺就是 MASK 加得特別好,配合電腦技術處理,感覺真是天衣無縫,一點都看不出來。
羅杰·迪金斯 70多歲了,親自來試片。
大家可以注意看一下影片中的的亮度分布,純外景的時候是什么樣?
由屋里往外拍的時候,外景比內(nèi)景要亮一點,但層次非常豐富,留了相當多的亮度層,大關系是對的,這跟會畫畫很有很大關系,如果沒有繪畫修養(yǎng)的人,大關系就很容易控制不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中國攝影師社群 來源/影視工業(yè)網(wǎng)(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qMAyk1PFCx9gzm4-e2I8Q
內(nèi)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beism.cn/news/9476.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